一篇教你看懂常見飾品材質標示

925?14KGF?AU585?飾品上的這些神秘數字,究竟藏著什麼秘密?——台灣七年級最貼心的飾品職人,教你選首飾不踩雷

 

你是否曾注意到飾品上刻著小小的數字或字母,例如「925」、「S925」、「G14K」?這些鋼印或是雷雕標示其實是飾品的身份證,標示著材質與純度。但不同國家、品牌的標示方式可能略有不同,容易讓人混淆。身為台灣七年級最貼心的飾品職人,我幫你整理出最常見的飾品材質鋼印,讓你一看就懂,選飾品不踩雷!

可以把這篇收藏起來,當你下次買飾品的時候只要翻出來對照即可。

如果此類知識文有幫助到你,可以留痕給我反饋,我會很開心聽到你們的消息。

 

飾品鋼印解析

1. 純銀(Sterling Silver)

  • 925 / S925 / 925S → 92.5%銀,7.5%銅或其他金屬合金

  • 990 / S990 → 99%銀,1%銅或其他金屬合金

  • 999 / S999 → 99.9%純銀,質地最軟,較少用於精細飾品

重點:925純銀是市面上最常見的銀飾標準,S925與925標示相同,都代表純銀。

2. K金(Solid Gold)

  • 24K → 99.9%純金,質地柔軟,不常用於細小飾品

  • 18K / G18K / AU750 → 75%金+25%合金,耐用且保值

  • 14K / G14K / AU585 → 58.5%金+41.5%合金,價格較親民

  • 10K / G10K / AU417 → 41.7%金+其他金屬,較硬但純金含量較低

重點:若標示「G18K」或「AU750」,也表示18K金,G代表Gold,AU是金的化學符號。

3. 包金(Gold Filled, GF)

  • 1/20 14K GF → 表示鍍金層占總重量的1/20,14K金壓合於基底金屬上

  • 1/20 12K GF → 12K包金,含金量較低

重點:「GF」代表包金,比電鍍金更耐用,可碰水,保養好可戴一輩子。

4. 鍍金(Gold Plated, GP)

  • GP / GEP → 鍍金(Gold Plated / Gold Electroplated),金層較薄,長期佩戴可能會褪色

  • RGP(Rolled Gold Plate) → 類似包金,但金層更薄,介於鍍金與包金之間

重點:GP(鍍金)和GF(包金)不同,GP的金層較薄,使用壽命較短。

5. 白金 / 鉑金(Platinum, PT)

  • PT950 / PT900 → 95%或90%鉑金,耐氧化、不變色

  • PLAT → 美國常見的鉑金標示

重點:PT標示的是「鉑金」,與「白K金」不同,白K金其實是K金的一種,不是純鉑金。

6. 不鏽鋼(Stainless Steel)

  • 316L / 304 → 醫療級不鏽鋼,抗敏、耐磨、不易變色

  • STAINLESS STEEL → 一般不鏽鋼標示

重點:316L為較高等級的不鏽鋼,適合敏感肌,但無法與K金、純銀相比光澤度。

7. 珍珠 / 寶石 / 其他材質

  • 無固定鋼印,但部分高級品牌會在寶石戒指內側刻上寶石種類與克拉數,如「D0.50」(鑽石0.5克拉)

結語

飾品鋼印是辨別材質的重要依據,但並非所有飾品都會刻上鋼印,尤其是細小或手工製作的款式。購買時除了查看鋼印,也要選擇信譽良好的店家,確保品質。如果對材質還有疑問,歡迎來找我——台灣七年級最貼心的飾品職人,讓我幫你找到最適合的飾品,戴得安心又美麗!

 

你以前有注意過飾品上的這些標示嗎?還是你有遇過沒有鋼印、不確定材質的飾品?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經驗,或是如果有任何想補充的標示,也可以告訴我!讓我們一起當個懂飾品的行家吧!

Back to blog